仪器、设备的采购是医学院校科研发展的重要保障,也是学校内控机制建设的重点领域。为更好地体现学校采购的职能作用,根据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,进一步梳理部门及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,注重采购与用户部门之间的沟通,充分调动起每一位采购人员的工作积极性。增强廉政风险防控意识,加强岗位廉洁教育,层层压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。以期推进科研、设备的采购工作更加科学规范、采购水平的优化提高,为学校的事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科研保障。
第一,由于医学高等院校科研仪器设备的采购具有其专业要求高、种类匮乏等特点,公开招标这种采购方式难以普遍适用。与此同时,竞争性谈判采购方式具有灵活性、性价比高等特点,更符合医学科研仪器设备采购方式和用户的实际需求。根据苏财购,优化高校办学设备招标采购流程。急需设备首次招标如不足3 家投标人的,可依据专家评委意见,并经得采购人同意,现场采用竞争性谈判或单一来源采购方式。要以服务用户部门为导向原则。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部门的需要。
第二,建议加强同院系、实验室以及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交流,为了整个采购流程更加顺畅,重视前期调研工作及立项。在仪器、设备的市场调研、论证、标书内容的把关审核更加科学规范;增强采购的计划性,每年年底前有采购需求的单位要及时报送下一年度的采购计划,尤其是使用财政和优势学科下拨经费采购的计划,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,按时用好用足上级下拨经费,防止学校出现重大损失。
第三,进一步充实评标专家库,及时更新扩充专家库人员。简化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管理,高校对集中采购目录内的项目可自行采购和选择评审专家。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,重视对中青年教职工评委入库的选拔和培养;加强同地方和其他高校的联系,争取专家库资源的共享。